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並發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這份沉甸甸的報告既回顧了2024年我國發展“穩”的態勢鞏固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也明確了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政策方向和重點行動安排。
整體而言,《報告》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的積極定調,持續夯實與鞏固著廣大投資者看好中國優質資產長期表現的信心。本期《A500投資說》欄目就和大家一起快速get《報告》傳遞的信心和機遇,以及如何更好把握長期投資機遇的配置方法。
學習報告劃重點,這些信息點或是投資風向標!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方方麵麵,我們摘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劃重點,爭取幫助大家迅速高效掌握核心內容。
首先,宏觀經濟目標。《報告》指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表示,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符合市場預期,CPI漲幅目標下調至2%左右顯示了政府更加重視價格問題。相比符合預期的總量經濟目標,“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的表態,以及科技AI創新+供給側“反內卷”+需求側擴內需三大明確的政策思路更加振奮人心,預計市場信心的修複有望從科技領域逐步擴散到經濟領域。
其次,政策取向與安排。《報告》指出,2025年總體政策目標強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係統集成、協同配合”,相較上年增加“守正創新”、“係統集成”、“協同配合”三個用詞。宏觀政策方麵,《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指出,財政表觀赤字率和赤字規模高於去年——2025年安排一般公共預算赤字規模5.66萬億元,對應狹義赤字率4%,均為曆史新高;新增地方專項債額度亦較去年的目標值3.9萬億元上升至4.4萬億元、疊加1.8萬億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由此今年廣義(中央+地方)財政新增總融資規模達到13.9萬億元,較去年目標值同比多增2.9萬億元,可用於財政支出的淨融資規模(包括2024年結轉資金)合計11.8萬億元,較2024年實際實現值多增2.1萬億元。如果地產對財政收入的拖累收窄,廣義財政支出增速有望高於去年,進而推動財政政策較去年更寬鬆。
第三,經濟社會發展十大工作重點:1、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2、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3、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4、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更好發揮經濟體製改革牽引作用;5、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6、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7、著力抓好 “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麵振興;8、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格局;9、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10、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銀河證券表示,《報告》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的政策基調,強調資本市場的內生穩定性與資金生態的持續優化。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國內經濟基本麵有望呈現出逐步改善態勢。在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背景下,A股市場或將繼續迎來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隨著投融資綜合改革深化,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市場運行趨於穩定,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資產重估或剛起步 均衡配置首推A500指數ETF
2025年開年以來DeepSeek引燃AI+行情,催化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但不斷有內外資專業投資機構表示,中國資產重估或不止於科技股,行情也可能處於剛起步階段。
比如,摩根資管最新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基本麵結構性改善正在形成新共識,隨著一係列政策出台,市場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的過程——即在估值提升的同時,企業盈利也逐步改善,從而有望推動市場進入一個較好的投資階段。其中日漸清晰的產業趨勢是勝率更高和更重要的投資線索。
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如何更為高效、省心地把握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可能帶來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呢?我們的建議是,“一鍵直達”選擇A500指數ETF(159351)及聯接基金(A類022453/C類022454)。
A500指數ETF基金經理張超梁表示,的投資價值之一指數編製自帶較為均衡的啞鈴策略,既有大盤偏價值、曆史分紅較好、長期穩健的成熟行業龍頭優選,也較高配置了成長性較好、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A500指數ETF適合追求均衡配置的投資者省心省力配置A股核心優質資產,也是中長期投資組合構建的寬基底倉優選。
科技成長、勢不可擋,AI正在驅動新一輪科技周期到來,其中可能孕育曆史級別的大行情。新浪潮起點,我們可以配置以對!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追求更高彈性成長投資體驗的投資者來說,以下這些產品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低位買入、分批定投、“啞鈴策略”配置等方式進行選擇或搭配。
想跟上行情、獲取貝塔收益,優選行情主題指數“三劍客”:
軟件ETF 基金代碼159852 聯接A/C:012619/012620
推薦理由:直接受益“AI”行情,最新規模29.40億元,同類軟件行業ETF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規模數據來自深交所,截至2025/3/5)
科創芯片ETF 基金代碼:588200 聯接A/C: 017469/017470
推薦理由:AI行情直接拉動,國產算力芯片核心權重高,從科創板選股、新興細分龍頭彈性高,規模超216億。(規模數據來自上交所,截至2025/3/5)
指數ETF ⠥代碼:159526
推薦理由: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一鍵布局產業鏈核心⠀
想省心布局,細分配置托付給專業人士,優選科技方向“綜合款”:
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型基金 007343
推薦理由:聚焦科技創新主動優選,嘉實大科技研究總監王貴重擔綱,基金經理看好AI產業趨勢和軟硬件落地
嘉實文體娛樂股票型基金 基金代碼A類:003053 C類:003054
推薦理由:嘉實大科技研究總監王貴重擔綱,基金經理看好AI+傳媒機會
注:以上看好方向均為基金經理當前看好方向,不代表基金未來長期必然投資方向。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損失。基金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有效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