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款藥品遭多省“撤網” 老字號白雲山是否淪為“微商利器”?
旗下百餘款藥品遭多個省份“撤網”或價格調整,子公司廣州醫藥赴港IPO折戟,更有涉嫌淪為“微商利器”的現象頻出。百年老字號白雲山怎麽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用馮夢龍《醒世恒言》裏這句話,來描述白雲山近期閱曆,再恰當不過。
近年來,藥品自動或被迫降價已成一種無法。若回絕調價,將失掉掛網資曆。自6月以來,就有超400個藥品被“撤網”。
白雲山近期就墮入撤網潮,上百個藥品被多個省份大規模吊銷收購資曆,公司化學藥出售簡直“全軍覆沒”。
隨後,白雲山還不得不暫停旗下子公司——廣州醫藥赴港上市方案。此次IPO折戟後,何時重啟尚無結論。
還有令人費解之處是,百年老字號白雲山是否淪為“微商利器”?
大規模“撤網”
6月14日,山西省藥械會集競價收購網告訴,關於白雲山旗下多家子公司吊銷藥品請求予以同意。且這些產品吊銷掛網後,兩年內不得再次掛網。
此番撤網觸及白雲山三家子公司,別離是廣州白雲山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敬修堂”)、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雲山製藥總廠(下稱“白雲山製藥總廠”)與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心製藥”)。
其觸及的藥品品規為枸櫞酸西地那非片(產品名“金戈”)、頭孢呋辛酯片、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清熱消炎寧膠囊等89個藥品品規。
白雲山之所以自動撤網,也是事出有因。在此之前,白雲山被安徽省和貴州省撤網,別離是應當地醫藥局要求撤網,和依據國家醫保局要求撤網。
6月10日,安徽省發布《關於白雲山部分藥品撤網及價格整改》公告稱,敬修堂、白雲山製藥總廠和天心製藥的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229個藥品品規被進行撤網及價格整改。
其間,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152個藥品品被列入禁用目錄。
同日,貴州省醫保局發布告訴稱,調整白雲山製藥總廠和天心製藥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頭孢呋辛酯片、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33個藥品品規被撤網。
貴州省降價藥品清單則顯現,阿莫西林、呱拉西林鈉等43個藥品品規被要求降價。
值得注意的是,白雲山被撤網或價格調整相關產品,均歸於白雲山化學藥事務,歸歸於大南藥板塊。該板塊2021年營收約108億元,占白雲山主營份額約為16%。
依據2021年報數據,阿莫西林係列、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和金戈的營收別離約為2.9億元、2.3億元和9.9億元。
白雲山藥品大規模被撤網或價格調整,背麵究竟隱藏著什麽原因?又將對這些產品以及白雲山發生怎樣的影響?公司方麵今後會推出哪些應對辦法?就相關問題《盟主財經》聯絡白雲山,但未獲置評。
分拆上市間斷
白雲山大南藥板塊受影響一起,其大商業板塊也遭受壞消息。
6月23日,白雲山發布公告稱,經穩重決議,公司及廣州醫藥決議暫時間斷推動主張分拆,這意味著廣州醫藥IPO方案停滯。
白雲山的大商業板塊首要包含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事務,該板塊占主營份額約68%。一起也是三大板塊(大商業、大健康和大南藥)中毛利率最低的,2021年這三大板塊毛利率別離為6.6%、47.3%和44%。
作為該板塊中心企業,廣州醫藥建立於1951年,是國內較大的中外合資醫藥流轉企業,是廣藥集團及白雲山大商業板塊的重要企業。
據招股書顯現,到2021年3月23日,白雲山持有72.74%的廣州醫藥股權,為榜首股東;沃博聯旗下全資子公司Alliance BMP Limited(ABMP)(聯合美華有限公司)持有18.18%的廣州醫藥股權,為第二股東;央企工業出資基金持有3.25%的廣州醫藥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聯訊證券研報以為,廣州醫藥是白雲山大商業板塊首要財物和奉獻成績的子公司,分拆上市是集融資解渴、厘清事務與估值提高多重利好之舉。
廣州醫藥一向都是白雲山營收首要來曆,2021年奉獻超六成營收。
再依據廣州醫藥招股書數據顯現,2018年至2021年,公司的營收別離為367億元、426億元和435億元;運營本錢別離為345億元、400億元和409億元。廣州醫藥本錢高,拉低了白雲山全體的盈餘水平。
因為白雲山與廣州醫藥存在同業競賽,為了推動廣州醫藥快速上市,白雲山特意將旗下醫藥零售和流轉事務悉數分給廣州醫藥。
雖然準備充分,但廣州醫藥的上市終究仍是按下暫停鍵。
是白雲山不在乎該公司上市進程嗎?當然不是,白雲山表明,“不掃除會依據未來的市場環境及事務發展需要,在恰當時分考慮重新啟動推動相關作業。”
淪為“微商利器”?
最近,一款聲稱能夠“助生發”“青絲轉黑發”的“複合高維多肽”壓片糖果在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渠道熾熱售賣,其間就觸及到白雲山。
產品頁麵顯現,“白雲山複合高維多肽因子”宣傳甄選天然食材、多重草本、藥食同源。產品價格均200-300元一瓶。這一產品的出產出售廠商是廣州白雲山拜迪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拜迪生物”),其成效是主打“護肝調度”,幫忙“青絲變黑”。
拜迪生物是白雲山全資子公司,2001年8月27日建立,注冊資本2億元。其間,白雲山持股約99%、廣藥總院持股約1%。
不少業內人士提出科學依據以為,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一款食品級產品能協助完成“生發”或“青絲轉黑發”的作用。那麽,這款複合高維多肽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虛偽宣傳?
實際上,拜迪生物的產品不合格,也是有先例的。
據國家藥監局關於82批次不合格化妝品的布告(2021年第81號),拜迪生物總經銷的“尊榮染膏-天然黑”產品,標簽標識不合格。布告顯現,該產品檢出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苯基甲基吡唑啉酮。
拜迪生物另一家控股子公司(持股51%)——廣州白雲山維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維一實業”),旗下多款產品引人重視,首要包含:白雲山維一多效水潤保護麵膜、白雲山維一複合益生菌固體飲料、白雲山維一植物精油和白雲山維一植物蔓越莓固體飲料。
這些產品在宣傳時,稱能醫治多種疑難雜症,白雲山維一精油理療館也開得遍地都是。有著老字號白雲山的背書,不管是微商的出售話術,仍是產品的宣傳物料,都在暗示或明示產品具有藥用成效。
但在白雲山在年報中,並未發表拜迪生物和維一實業的運營狀況。
除此之外,本年3月初,看護精靈DATA渠道接到網友投訴稱,一家名為廣州六合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以“白雲山新零售”為名,推廣多層級署理形式,主打產品為納米霧化器,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不隻涉嫌誇張成效,並且還聲稱送白雲山公司上市期權。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類微商項目的運作方法是,項目操盤手找到品牌方取得品牌授權,然後找代加工廠商進行貼牌出產,再經過專業組織打造一套多層分銷體係,將產品經過交際裂變的方法分發取得收益,在市場推廣過程中往往隨同涉嫌虛偽宣傳、誇張成效、宣傳暴富時機導向、拉人頭煽動囤貨、多層次傳銷等行為。
白雲山知曉這些狀況嗎?是被蒙在鼓裏,仍是明知這回事,卻還積極地推出微商產品,遊走在傳銷的邊際,淪為微商孵化器?因為白雲山並未回應,相關疑問現在尚無答案,記者將對此堅持重視。
來曆:盟主財經,如涉侵轉請聯絡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