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麗詩出生於1987年12月12日,廣東省湛江市人。2002年1月進入國家隊,教練張挺。2004年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冠軍2006年世界杯跳水十米台亞軍。勞麗詩說:“2009年全運會,我仍可為廣東跳;2010年亞運會,國家需要我,我仍可奮力衝刺。”在勞麗詩的心目中,永遠有著自己不懈拚搏的目標。
勞麗詩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勞成幹“個體”,母親李鳳美在家照顧小孩。他們對待孩子,總是全力支持他們按自己的興趣去發展。勞麗詩是家裏最小的女兒,他們也沒有特別嬌寵她。
勞麗詩最早來到跳水池邊是5歲多的時候。那時,她的哥哥勞永毅在湛江市赤坎區業餘體校學跳水,母親每天把兒子送去體校訓練時,由於沒人照顧小麗詩,也把她給捎上,讓她在兒童池玩。
在兒童池玩了幾次之後,小麗詩就想去中池。在遊泳池邊,小麗詩被跳水訓練的彈網吸引住了。趁體校的哥哥、姐姐們在跳台上訓練的時候,小麗詩一個人溜上了網。奇怪,小麗詩在網上沒有摔跤,還跳得很開心,業餘體校的鍾權生教練很快就注意到了這個小女孩的膽大、協調性好,認為是跳水的好苗子。1994年春,在鍾權生教練的動員下,讀學前班的勞麗詩加入了赤坎業餘體校正式學跳水。
然而,勞麗詩的路並非一帆風順。
開始,哥哥勞永毅被選送去廣東省隊集訓,全家人都非常高興。誰知才練了一個多月,就被退回來了。勞成夫婦想,永毅學跳水學得那麽好都上不去,麗詩又能怎樣呢?李鳳美對鍾教練說,不想再帶女兒來了。鍾教練趕快做夫婦倆的思想工作,說麗詩的身體素質和水感比哥哥好,應該可以比哥哥練得更好。加上麗詩自己也想去練,李鳳美也就繼續送她去了。
而有一次,卻是勞麗詩自己打了“退堂鼓”。勞麗詩長得比同齡人瘦小,特別是上小學後,每天下午5點半放學,就要媽媽送去訓練,練到七八點鍾才能回家,十分辛苦。有一段時間,勞麗詩感冒了,停了一個多星期沒練。病好後,小麗詩不肯去了。李鳳美沒有責怪她,而是和她商量:“當初學跳水是你自己想去的,現在怎麽又放棄了?”勞麗詩說:“訓練太辛苦了,下午別的同學一放學回家就可以做功課了,我還要練到天黑才回來做功課,太累了。”李鳳美就對她說:“別的同學雖然沒你那麽辛苦,但你卻能多學很多東西啊!”在媽媽勸導下,她又去了。
在湛江4年的訓練,磨礪了勞麗詩的意誌、鬥誌。
1997年,在為湛江市運會選人的市少兒跳水錦標賽中,勞麗詩恰好感冒發燒。那天風很大,吹得跳台上的勞麗詩瑟瑟發抖。李鳳美看不下去了,叫她不要跳了,反正這次比賽又不是很重要。但勞麗詩堅持要跳,李鳳美隻好拿著大毛巾在池邊等,勞麗詩一上岸,就趕緊跑過去抱住她。比賽一結束,李鳳美馬上帶她去看病,一量體溫,高燒39度。
隨後的市運會,第一項是跳1米板,她排名第七。不服輸的勞麗詩對媽媽說:“我在跳台比賽中一定要拿第一。”果然,在跳台比賽時,她拿了第一。
雖然要練跳水,但勞麗詩也不放棄學習,訓練多苦也認真完成作業。她在湛江市六小讀到三年級,成績一直很好,還是副班長。
憑著堅強的意誌、不服輸的勁頭,勞麗詩從市隊跳到省隊、國家隊,在人才濟濟的中國跳水界嶄露頭角。
勞麗詩是1998年3月進省隊的。八運會結束後,省隊到湛江挑選苗子,相中了隻有10歲多的勞麗詩。
在那一批選中的20個小隊員中,勞麗詩的條件不算突出。因為赤坎區體校的條件限製,勞麗詩進行的隻是業餘訓練,而且腳背、肩部都比較硬。進入省隊後,小麗詩練得更刻苦了。一段時間後,她不僅調整了體形,以前的缺點通過拉練也得到很大的改進,技術上進步很快。
也許是愛學習的原因,勞麗詩雖然沉默少語,但卻很愛思考。勤奮加上動腦筋,彌補了一些身體條件上的不足。在2001年的九運會中,名不見經傳的勞麗詩一舉奪得跳台雙人冠軍、單人第三名。這年年底,勞麗詩離家3年多了才第一次回家。而她參加專業訓練的6年中,隻回過家兩次,每年的春節都是訓練中度過。
2002年1月,勞麗詩入選國家隊。這一年,是勞麗詩初露異彩的一年。這一年,她奪得國際泳聯跳水大獎賽西班牙站女子10米跳台單人冠軍,加拿大站10米跳台冠軍,美國站10米跳台雙人冠軍,全國跳水錦標賽女子10米跳台亞軍,世界杯跳水賽女子10米跳台單人、雙人冠軍,釜山亞運會女子10米跳台單人冠軍,一路摘金攬銀。2003年,勞麗詩繼續在澳大利亞站、中國站獲得10米跳台單人、雙人冠軍,世錦賽女子10米跳台雙人冠軍,單人亞軍。就差一塊奧運金牌了,勞麗詩在心裏暗暗較了勁,而家鄉人民也把湛江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寄托在她的身上。
跳台上,勞麗詩以其高難度的動作成為中國隊內的“難度第一人”;跳台下,人們發現這個小姑娘特別沉著穩重,心理素質也很好。勞麗詩在向奧運會的目標前進著。
然而,這時的勞麗詩又麵臨跳水生涯的另一道“坎”。麵對歐美選手高難度動作的衝擊,中國跳水隊的優勢在削弱。而勞麗詩由於身體的發育,一些原來很容易做的動作,變得很困難,這也是女跳水隊員普遍遇到的問題。隨著身體的發育完全,就會出現體重增長而力量不足的現象,而體重的控製對跳台運動員更甚。
從2003年底開始,勞麗詩的狀態下滑,在一係列的世界大賽中相繼失手。臨近奧運會,勞麗詩狀態依舊不穩,2004年四五月份的大獎賽加、美兩站都沒發揮好,回來之後,她心裏特別焦急,訓練時也練不好。後來領隊和教練都跟她說,這是一個正常時期,到這個歲數的女孩子都必須經過這個過程。勞麗詩恍然大悟,加強了力量的訓練,慢慢地動作恢複好了一點,信心也隨之增加,後麵的訓練也慢慢好起來。為了控製體重,這個特別愛吃的女孩,每天隻吃一兩頓飯。
在勞麗詩的低迷的時候,心急如焚的省隊領導和教練們曾幾次北上幫助麗詩“找問題”。省隊的教練看完她的訓練後當場對她說:麗詩你要做回你自己!你現在不是缺少實力,而是缺霸氣和殺氣。在教練們精心指導下,加上自己的刻苦訓練,勞麗詩恢複了自己應有的自信和實力。
2004年8月16日,在諸神會聚的雅典,勞麗詩和隊友李婷的10米跳台雙人跳,象東方的飛天,象優美的詩篇,連雅典諸神都要讚歎了,被譽為“完美的一跳”,獲得了10米雙人跳台金牌。700萬湛江人民沸騰了,大家奔走相告,祝願她再創佳績。
雖然在2004年8月22日的單人10米跳台中,勞麗詩再度衝金未果,但仍是不負重望拿下銀牌。其頑強拚搏精神,被湛江市長譽為“湛江女兒”。
勞麗詩相關
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跳水 (第48位)
人物關係:老師:

於芬 同學:

王鑫 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

林躍 中國男子跳水隊運動員

孫淑偉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

周呂鑫

郭晶晶 跳水隊運動員,奧運會冠軍

伏明霞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冠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冠軍

施廷懋 2016年裏約奧運會冠軍
同年(公元1987年)出生的名人:
鄧青兒 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

易建聯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

阿蘭・達瓦卓瑪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

朱銳 北京電影學院 安徽省蕪湖弋江區

徐颯 北京電影學院 甘肅省天水 + 更多公元1987年出生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