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辯勢∣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簾Ž詀𒩄‰村全麵振興!

作者:承德市 来源:徐汇区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7-04 17:15:15 评论数: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 緣 起⠠●●●

2025年2月23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意見》於2月23日由新華社受權正式向社會發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背景邏輯

中央近年來

持續支持鄉村振興

我國“鄉村振興”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17年10月18日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後的曆年曆次重要涉農政策文件都強調繼續支持鄉村振興。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5年要抓好九大重點任務,提到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麵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涉及鄉村振興的內容主要是嚴守耕地紅線,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並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穩產保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保護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積極性,健全糧食價格形成機製;因地製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等。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意見》正式向社會公布,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八年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在這八年來的一號文件中,出現最多的名詞是農村、糧食、脫貧和行動等,都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與這些名詞有關的動詞則是推進、加強、發展、強化、完善、持續和深化等,可謂一脈相承,始終以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為目標,重點圍繞解決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以及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政策和製度創新。

2025年一號文件

釋放的重要信息和亮點

在今年剛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作為第一章,共九條,篇幅最長,約占整個文件的三分之一,凸顯鞏固和發展糧食安全體係的重要性,並作出了係統部署安排。其中提到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穩定糧食播種麵積,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確保糧食穩產豐產。進一步擴大糧食單產提升工程實施規模,加大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推進水肥一體化,促進大麵積增產。加力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任務等。

文件第六章“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製機製”居尾,共六條,篇幅也較長,主要涉及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製問題。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一般公共預算投入,強化績效管理激勵約束。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農業農村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資金投放。支持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鄉村振興債券。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係,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等。

其他亮點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創新性提出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橫向利益補償製度,通過資金籌集和分配優化區域利益平衡,破解糧食主產區財政壓力難題;首次將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與黑土地、酸化耕地治理並列,體現精細化治理思路;明確將“森林糧庫”“深遠海養殖”“藻類食品開發”納入大食物觀實踐,推動食物資源開發向立體空間延伸,強化非傳統農業資源利用;首次提出對連續參保且零報銷農民提高大病保險支付限額,增強政策精準性;以縣域為單元推進土地整治,允許在耕地總量穩定前提下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探索更具彈性的土地管理新模式;首次提出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推廣畜禽活體抵押貸款,並強化對農村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承包地改革中擴大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整省試點範圍,確保承包地總體穩定順延,實現土地承包關係穩定和完善;農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住房,可以通過入股合作等方式進行盤活利用,但在宅基地的改革過程中,要守住紅線和底線;集體建設用地要進行入市改革,重點是完善集體和農民的利益分配關係,確保建設用地的存量入市,嚴格控製增量,讓農民在入市過程中分享財產收益;全麵取消就業地參保戶籍限製,探索進城農民土地權益自願有償退出機製,將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深層矛盾等。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助力鄉村全麵振興

眾所周知,糧食問題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近年來,依靠擴大麵積增加糧食產量的空間漸趨有限,提高單位麵積產量成為確保糧食持續增產的關鍵。2024年,我國深入實施了糧油等主要作物的單產提升行動,通過科技創新和精細化管理,全國糧食畝產比2023年提高5.1公斤,助力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台階,全年糧食收購量也超過了8000億斤,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2025年,將借中央一號文件“東風”,繼續關注糧食產業,保護耕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將低產土地變為高產土地,挖掘潛在增產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2025中央一號文件還明確要求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製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瞄準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農業科研資源力量統籌,培育農業科技領軍企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揮“南繁矽穀”等重大農業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加快國產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等研發應用,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支持發展,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可以看出,這個“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其普及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和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2025年一號文件在糧食安全、科技賦能、製度創新和城鄉融合等領域提出突破性政策,強化了係統性改革與精細化治理的結合,標誌著我國鄉村全麵振興戰略進入攻堅發展階段。最後,筆者借2025年一號文件契機,附上七律·鄉村振興譜新篇,以饗讀者:

翠野平疇畫卷開,鄉村振興展宏才。

田間科技鋪新路,棚裏果蔬映日台。

機器耕收馳沃野,數字直播送山垓。

農村新貌歌豐歲,共富康莊福正來。

催化引擎

宏觀經濟複蘇超預期;

政策支持等超預期;

鄉村市場消費數據超預期等。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複蘇不及預期;

政策落實不及預期;

災害疫病、成本上升等風險。

免責聲明:本欄目刊載的信息僅為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該以該等信息取代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本欄目力求信息準確可靠,但對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轉自:第5小時)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