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基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查 關聯公司一度被凍結賬戶2000萬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日前披露,北京北方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基因”)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湖南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並被法院凍結賬戶資金500萬元。
判決書顯示,因北方基因傳銷案,同時被采取凍結賬戶資金措施的還有:北京泰博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博吉信”)在金融機構的存款500萬元;北京健安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的存款500萬元;自然人高某華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自然人胡某軍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自然人王某東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自然人張某姬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自然人賈某娟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但在保全過程中,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法院申請撤回財產保全,法院依法解除了對上述賬戶的凍結狀態。
北方基因官網顯示,“北方基因”是泰博吉信公司旗下品牌,其係列健康產品采用獨特的O2O裂變模式,實現分銷渠道的全網覆蓋。泰博吉信為“北方基因小分子肽”的生產商和唯一經銷商。
據報道,北方基因此前就曾因“以拉人頭、無限代獎金計酬”等方式招收會員,被媒體質疑涉嫌傳銷。
一位北方基因經銷商曾向媒體介紹,加盟北方基因代理,可以690元認購1盒肽成為北方基因初級代理、3640元認購6盒肽為中級代理,10720元認購18盒肽為高級代理,推薦2個代理就可回本。獎金有銷售獎(直推獎)利潤的40%(淨營業額㗷0%㗴0%);業績獎(對碰)可拿利潤的20%;平衡獎(層碰獎)可拿首層利潤的42%,2層以上可拿利潤的28%。
另一位經銷商在視頻中講解製度稱,北方基因是一份低投入、回本快的事業,推薦2個代理能回本,業績累積,永不清零,並可享持續的管道收入,一天推薦兩個高級代理,能日入過萬。例如:業績獎(對碰)利潤的20%,上不封頂,隻要你能力強,團隊夠大,可以拿“無限代獎金”;層碰獎首層拿利潤的42%,2層以上到無限層能拿利潤的28%,市場可以無限延伸。
有投訴人表示,“我在網上看到過關於北方基因涉嫌傳銷的新聞,也給老人看過,他們對此並不重視。但是他們這個產品的消費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真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不要被誤導。”
《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指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此外,2019年10月10日,北京諾賽基因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開聲明稱,就北方基因、泰博吉信違反商業道德,利用他人合法商譽為自己謀取非法利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諾賽基因已經向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海澱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該案。
據了解,1998年10月,國家科技部批準在諾賽基因公司的研究基礎上,成立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CHGB),是我國參加完成“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序任務的三個國家級研究基地之一,並成功建立中國人群北方遺傳資源信息庫。
而北京泰博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方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名稱及有關簡稱宣傳介紹自己、推銷有關商品及服務,且將“北方基因”作為商標使用,並將“北方基因”作為企業字號予以登記注冊,從而使得廣大消費者誤以為兩公司提供的商品及服務來源於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或者與該中心存在特定聯係,借此美化、提升自己公司、產品、服務的科技含量、市場地位、競爭能力,誤導、欺騙消費者,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天眼查顯示,北京北方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2日,注冊資本為10000萬人民幣,崔桂英擔任執行董事,張秉茁擔任經理,張湘君擔任監事,其中張秉茁持股99%。今年4月21日,該公司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
北京泰博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25日,實繳資本10000萬人民幣,張湘君擔任經理,執行董事,張湘姬擔任監事。2020年5月9日,北京泰博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6689598.0。從股權關係來看,北京北方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泰博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沒有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