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爾ⷩ🧈辛德貝格的人物生平(辛德貝格的傳奇經曆)
- 编辑:沒齒難忘網 - 67伯恩哈爾ⷩ🧈辛德貝格的人物生平(辛德貝格的傳奇經曆)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辛德貝格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辛德貝格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伯恩哈爾ⷩ🧈辛德貝格1911年2月19日生於丹麥王國的奧爾湖斯城。1937年12月5日,26歲的辛德貝格受丹麥史密斯公司的派遣,與受德國禪臣洋行派遣的京特博士,一起從上海趕到位於南京棲霞山附近的南京江南水泥廠。
文章目錄:
- 1、伯恩哈爾ⷩ🧈辛德貝格的人物生平
- 2、辛德貝格的傳奇經曆
一、伯恩哈爾ⷩ🧈辛德貝格的人物生平
伯恩哈爾ⷩ🧈辛德貝格1911年2月19日生於丹麥王國的奧爾湖斯城。
1937年12月5日,26歲的辛德貝格受丹麥史密斯公司的派遣,與受德國禪臣洋行派遣的京特博士,一起從上海趕到位於南京棲霞山附近的南京江南水泥廠。辛德貝格當時的職責是,守護江南水泥廠從丹麥購買的、年產20萬噸水泥的生產設備。
南京淪陷之後,辛德貝格、京特等人利用外國人身份,庇護了當時在江南水泥廠難民區和棲霞寺難民所的約2萬名中國難民,減輕了日軍對平民的傷害,並且記錄了日軍戰爭犯罪的事實,向國際社會傳播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為阻止日本屠殺者進入難民區,辛德貝格和京特在江南水泥廠周圍插滿丹麥和德國國旗。辛德貝格在給朋友的通信中這樣寫道:“我在廠裏升起了一麵在中國最大的丹麥國旗。我還讓人在廠房屋頂上用油漆繪出一麵約1350平方米的丹麥國旗,從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我想這一定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麵丹麥國旗。”這段通信內容後來刊登在丹麥的一家報紙上,《最大的丹麥國旗飄揚在中國南京》成為中丹兩國人民在戰火中構築友誼的例證。
1938年2月3日,辛德貝格向南京安全區主席約翰ⷦ貝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秘書劉易斯ⷦ既思博士遞交了他所記錄的日軍在南京的屠殺等行為。辛德貝格先生還同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約翰ⷩ欥牧師一起考察和拍攝江南水泥廠和棲霞寺一帶日本軍隊的暴行。
辛德貝格的做法讓日軍惱羞成怒,在日軍的逼迫下,1938年3月20日,辛德貝格先生不得不離開了南京。
辛德貝格先生返回歐洲後,他仍不忘向外界揭露日軍暴行。在日內瓦等地放映他在中國拍的紀錄片,把日本軍隊在南京的暴行公之於眾。
在1938年第24屆國際勞工大會上,辛德貝格放映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南京委員會主席、美國牧師約翰ⷩ欥拍攝記錄日軍暴行的影片。在當時日軍拚命封鎖消息的情況下,這部影片讓許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辛德貝格終身未婚,於1984年4月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二、辛德貝格的傳奇經曆
“如果沒有在江南水泥廠的107天,辛德貝格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愛冒險的水手。”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館長吳先斌說,正是這段經曆,使他從當年的平凡水手成為中國難民的“保護神”。
1937年,辛德貝格和京特一道,來到南京代表丹麥和德國保護兩國在江南水泥廠的設備。在前往南京前的12月1日,他在上海簽訂了一份“生死狀”。展覽上,記者看到辛德貝格在“生死狀”中用英文寫道:“我自願前往南京附近的棲霞山江南水泥廠,戰時停留期間,風險自擔,假使我負傷、傷殘或死亡,除合理的醫療費用,不對Fⷌⷥ斯公司或其他任何方麵附帶任何要求……”
正是在南京,辛德貝格用勇氣和堅毅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大屠殺期間,為阻止日本人進入難民區,辛德貝格和京特在江南水泥廠周圍插滿丹麥和德國國旗。1938年3月丹麥一家報紙上發表的《最大的丹麥國旗飄揚在中國南京》中,用了辛德貝格這樣一段話:“我在廠裏升起了一麵在中國最大的丹麥國旗。我還讓人在廠房屋頂上用油漆繪出一麵約1350平方米的丹麥國旗,從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我想這一定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麵丹麥國旗。”
但是江南水泥廠的醫療條件不好,辛德貝格想方設法把受傷的中國百姓送進城裏。1937年12月,一個五六歲的小孩被日本兵用手榴彈炸傷,傷勢嚴重,辛德貝格用摩托車把他送進城求治,在中山門受到日軍阻攔,他繞行太平門,快速行經崗哨,終於到達鼓樓醫院(當時稱金陵大學醫院)。這是1938年,辛德貝格向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先生遞交的報告中眾多救護事件中的一件。 展覽中,有14張圖片選自“辛德貝格相冊”。這本相冊現存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奧斯汀分校的檔案館內,其中不少都是辛德貝格冒險拍攝的。特別是辛德貝格的圖片說明寫得很具體,因而讓人震驚:“這個農民的男孩被(日軍)槍托打死,因為他沒有脫帽”,“野生動物和流浪狗正在吃這些屍體”……。這些都是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
吳先斌介紹,1939年,辛德貝格去了美國,加入了美國商船隊,為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提供後勤支援。他終身未婚,1984年4月因病去世,骨灰撒入大海。生前辛德貝格很少同人們講在南京的經曆,直到他的妹妹整理遺物的時候才重新發現了這段曆史。2004年12月17日,辛德貝格的故鄉丹麥奧胡斯市將當地的一種黃玫瑰命名為:“永遠的南京ⷨ 玫瑰”。 當年受辛德貝格先生救助過的85歲老人蘇國寶老人,是江寧區湯山社區湖山村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蘇國寶才12歲,他3歲的弟弟被日軍扔進河裏淹死,姨姑夫則被綁在桑樹上砍了頭。
“當時老百姓都叫他辛佩。包括我家在內的幾十棚戶都被燒了。辛德貝格和京特來查看。兩人各給了我一塊大洋,並給了我家36斤大米。辛德貝格還叫我到水泥廠做工,並表示以後送我讀書。”老人回憶,“當時隻要活下來就不錯了,還想什麽念書。我就謝絕了。”但為了表示感謝,蘇國寶還給辛德貝格和京特兩人跪下磕了一個頭。
“辛德貝格個子高高的,沒有架子,客氣得很。”蘇國寶回憶說,這些糧食及兩塊銀元維持了全家好幾個月的生活,使得他們全家得以存活下來,他們全家人都很感激。
說到這裏,蘇國寶顫顫巍巍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心地揭開層層包裹,裏麵有一張是他和辛德貝格十多位親人的合影,“那是2005年,辛德貝格家人來南京找到我後拍攝的,他的弟弟妹妹和辛德貝格長得真像,我一眼就認出了他們。”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辛德貝格的相關信息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