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邀請中國加入北約【 美國欠中國的錢有多少】

法國《論壇報》6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美歐之間的新亞特蘭蒂斯?北約剛剛組織了重聚,美國總統拜登希望中國成為北約各成員國共同的“紅線”,然而這個想法隻會淪為虛幻的“水印”。在近期舉行的G7峰會、美歐峰會及北約峰會上,對華政策的立場也許隻是形式上趨同。在拜登想要對中國施壓的地方,其他國家對與中國合作的形式甚至結果上選擇了不同方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這些峰會的表態均與美國存在差異,德國和意大利領導人也將類似差異轉化為歐洲戰略自主權的聲明。

很明顯,美國通過邀請“印太”國家(印度、澳大利亞、韓國、南非)加入一個由日本、北大西洋國家和歐盟組成的經濟俱樂部,希望為討論其對中國立場的願望騰出空間。然而,G7峰會最終發表的公報十分謹慎。27 頁內容中,“中國”隻出現了 3 次,而“非洲”出現了 15 次。

在北約峰會上,馬克龍的立場也與拜登略有不同:拜登在聲明中稱“中國構成安全挑戰”。馬克龍說:“北約是個軍事組織,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不僅僅是軍事問題。北約關注的是北大西洋,而中國與北大西洋沒什麽關係。”

法國《世界報》6月23日文章,原題:拜登訪問歐洲之後法國忍受的無奈 美國官員在G7峰會上宣傳其僅停留在概念階段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認為它比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環保和透明,還強調北約應指名道姓地把中國列為“係統性挑戰”。然而,巴黎完全不讚成美國以衝突為中心的路線。馬克龍講了一句很形象的話:“ 地理上,中國不是大西洋國家,除非我的地圖出了問題。”法國關心的是歐洲在軍事、地緣政治和經濟上的主權。(作者皮奧特ⷦ–﨎릋‰爾,潘亮譯)

舉報評論⠹